今天来详细聊一聊今年考研复试调剂的一些变化。2025研招工作管理规定与2024年相比变化调整,着重列出了与复试、调剂相关的部分。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目标表述突出创新型人才
与2024年相比,学硕和专硕的培养目标表述中,均突出了“创新型”,和下文复试要求新增的“要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是相呼应的。这也提醒考生,在接下来的复试中,尤其面试,也要有所突出。
二、积极推进学硕、专硕分类选拔
新增表述: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选拔。
不仅仅是初试考题学硕和专硕的区分,还有复试选拔,学硕侧重学术理论,而专硕倾向应用实践。
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硕和专硕复试的区别:学硕的复试可能会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入测试,如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科目的深入探讨,注重考查考生的科研能力、学术背景;专硕的复试则可能更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如编程能力、实际项目案例分析等,可能对科研项目或实际工作经验有更高的要求。
同学们在准备复试时,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类型,进行有针对的准备简历和复试内容。
三、重要变化
新增表述:教育部统一确定初试、复试时间。
复试时间由教育部统一确定,也就意味着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更集中,其实去年基本上就是一志愿集中复试,复试结束后才开放调剂系统,调剂生开始复试。
统一确定复试时间,有利于考生合理安排准备时间,另外,部分一志愿考生不用担心学校复试太晚,排名靠后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错失调剂机会,可以全力冲刺一志愿。
对于调剂生来说,一志愿复试结束后集中开放调剂系统(除了报考人数少未达到招生计划的调剂缺额,一志愿没有招满的专业也会开放调剂),可以更全面的把握调剂缺额信息,也能掌握更多的、更好的调剂机会。
四、复试要求更严格,对考生的要求具体说明
2025年研招规定新增表述:“招生单位要在复试中加强对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考生的学业知识,也要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贯学业表现。”
五、关于复试线的划定
2025年研招规定新增表述:
有关招生单位划线工作要坚持质量为先、宁缺毋滥的原则,初试成绩要求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选拔要求,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要求。
所有考试科目均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学科专业,招生单位自主划定的考生初试成绩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分数线。(往年有出现自划线院校划定复试线低于国家线的情况,今年要求对于初试科目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学科专业,复试线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线。)
六、调剂
关于照顾类专业之间的调剂,2025研招规定则删除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之间”一项。
七、加分政策
删除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的加分说明。
八、关于复试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届时可毕业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注意!
2025研招规定中删除了“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等多个专硕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的表述,同时,删除了“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的说明。
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跨学科专业报考是否需要加试,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九、三等战功可免初试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总之,研招规定的调整是越来越人性化,对考生一志愿复试、调剂都非常有利,同学们要抓住机会,在成绩公布前这段时间,不要沉迷手机,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复试调剂规则、准备复试内容(即使调剂也是要复试通过才能录取),争取上岸!
关于调剂信息
相信有些同学最近看到一些调剂信息,但让人不理解,分都没出,为啥现在就有调剂信息了呢?
一些学校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所以在初试结束之后,通过一些非官方平台发布缺额信息。大家看了这些信息会发现,初期这些调剂信息的共同点就是“冷门”:“冷门”院校、“冷门”专业、“冷门”导师(年轻新晋导师)。当然,这并不绝对,也有一些条件不错的学校、专业和导师,需要大家进一步筛选查看。
总之,目前初试成绩还没公布,发布调剂的目的,也只是暂时收集意向考生,收集考生信息,成绩没出不确定,学校和学生都有选择权,存在较大变数,等成绩公布后,招生老师方面和考生方面,都会再一次筛选自己的意向目标。
那对咱们考生来说,如果你看到有符合条件的,自己也有意向的,且申请无妨,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影响。
当然也可以提前搜集往年相关专业的调剂信息,查看往年调剂复试分数要求、缺额情况等等,提前做好筛选工作,后期成绩出来后,更有目标地去联系院校、咨询申请。
来源:51考研网
2025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