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考研报名总人数继去年迎来下降拐点后再次下滑,直线下跌50万,跌破400万大关。

一听到人数下降,就有不少同学在想:国家线肯定会掉吧!毕竟减少了1/8,会这样想好像也对,但实际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
一、考研是否越来越简单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仅仅两年后,就再次突破400万,此后常年高居不下。持续升温的热度,也让考研这条赛道成为“卷”的代名词。
与过高的报名人数相对应的是,自2019年起就长期保持在30%以下的报录比。2023年考研报录比仅有24.23%,超过300万人落榜,“无研可读”。
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下降,研究生扩招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否意味着:考研越来越简单了?去年的考研情况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二、往届考研情况汇总
去年国家线依然很高:
24考研全年人数下降36w,并不算少。但学硕A区17条国家线,除了经济学以外,依然走在令人生畏的边缘。而在医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竞争依旧如火如荼,考研人数减少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很多学校、专业还是放出了惊为天人的复试线。

招生数缩水:

教育部连续4年强调推免,无非是提高生源,想实实在在的提升学术层次。那反映到统考上,这种选拔重心的调整,也就是大家实际感受到的“越来越挑”。再加上政治大纲的变动,算是近几年中最小的一年了。意味着在冲刺期,考研人能够在相对稳定的考试框架下进行有效准备,搞不好就会推动政治单科线,再进一步上升。
临时的政策变更:
今年的考研政策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首先,考试科目的大规模调整成为了今年考研的一大“亮点”。临时的改考、换书,无疑会给考研人备考带来极大的困扰。不仅需要重新调整复习计划,还要整理心态上的波动。其次,考试工具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今年,许多高校明确规定了考试中禁止使用计算器等电子设备。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计算难度,但也意味着考试更加公平,使成绩分布更均匀,从而有可能降低国家线的标准。
近5年来,国家线普遍呈上涨趋势,尤其哲学,在5年内,直接增长了33分。2024年考研对比2023年的国家线可以看到:今年多个专业出现上涨,也有部分专业下降。
之前也提到了,分数线高低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第一,报考人数;第二,招生人数;第三,试题难易程度。但不管怎么说,都复习到这个份上了,国家线高或低已经不重要了,好好复习,好好备考,一鼓作气到考前才是最关键的。
来源:考研兔
202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