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讯

教育部:这六类考生,考上研也不录取!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量:

不考研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考研是一条多么艰辛的道路。有的同学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个阶段,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却面临着考上了研究生,但无学可上的窘境。

究竟哪些原因,会导致大家考上却不能被录取?

1、不能正常毕业

纵观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基本都会写着要求应届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时限由招生单位规定,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就这一关,每年都有考生心痛,因为延迟毕业,辛辛苦苦一年考上的研究生,就这样白白地溜走了!

而且这样的考生不是一个两个,因此,大家不管考研多么辛苦,都不能撂下本科毕业的事不管,一定要好好完成本科阶段最后的课程、体测、毕业论文等各项任务!

如果有同学真的有无法按时毕业的情况也不要慌,可以找辅导员了解学校政策。

比如有的学校可能还有“清考”这一补救措施,有的学校也可以拿资格证书来抵换未修满的选修课分数。或者向负责招生的老师咨询,看能否申请保留学籍等。

2、学籍问题

202153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取消了一位2021届考生的拟录取!

官网消息证实“该生已有其他高校研究生注册学籍且无法提供相关佐证材料”,这里最大的原因应该是考生与目前读研学校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这也提醒已被录取,但想放弃准备再次考研的同学,务必提前处理好档案和学籍问题(不要调档、不要报到、不要交学费、不要让学校注册你的研究生学籍)。

3、不符合报考条件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例如部分考生考研是有一些报考限制的,如专科生报考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满2年后才能以同等力学身份报考。拟录取后在入学前也需要提供一系列材料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政审表、体检表等。

因此,在报考前一定要仔细确认自己是否达到报考条件!

4、档案没有及时寄送到考研院校

学生的个人档案是十分重要,如今个人档案一种是电子档案,一种是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相对更方便一些,自己被拟录取后,直接就可以自提档案。纸质档案相对麻烦一些,有的高校是交给了学生,需要学生自己邮寄,有的是学校统一邮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档案不需要担心,拿到调档函之后本科院校会帮你们把档案寄到相应的学校去

再次考研的同学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再次考研的同学档案在当地的人才中心,录取之后需要自己关注当地的档案管理政策,根据相关规定把自己的档案从人才中心调到高校,并且要时常关注档案的动态以防档案丢失,耽误自己的录取工作。

5、提供伪造材料

2018年海南大学取消了一名同学的研究生资格,原因是海南大学在其入学后对其进行研究生入学资格审查,认为他提供的入学资格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形,根据学校规定取消该同学的学籍。该同学对海南大学的决定不予认可后,将海南大学起诉到法院,坚持认为自己没有提交任何虚假材料。最终法院判定该学生本科毕业信息不属实,毕业证书不是由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驳回该同学的诉求,海南大学做出取消学籍的决定程序合法。

同学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材料真实可靠,切勿弄虚作假保存侥幸心理,即便是骗过了开学的资格审查,高校还会在开学后还会再次清查学生的材料,如果有伪造的情况,可能会取消学籍!

6、复试泄题

2021年著名的人大和上师大的复试泄题举报事件中,中国人大和上师大都曾有多名同学因为在复试群里讨论题目而被取消了拟录取资格。

在没有正式录取前任何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如果同学们存在以上问题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采取补救措施确保自己顺利毕业,顺利上岸!

来源:有道考研备考

20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