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探索人工智能与师范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教师到底有多大可能性被淘汰?“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人才到底如何培养?
为了回答上述难题,6月14日,一场精彩的“2019年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东道主的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得到政府、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他认为通过本次会议可以给国内外同行建立交流对话的平台,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师扮演新角色需要新工具
“教师要了解、利用但不依赖于人工智能”,德国洪堡大学教授尼尔斯·平克瓦特(NielsPinkwart)列举了国际教育人工智能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教学在上世纪70年代已有初步构想,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但也要正视人工智能的使用边界。
“未来人工智能教师将扮演12种角色”,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认为,知识性的教学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的业务重心将发生转移,教师要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优势,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幸福,实施更加人本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聚焦人工智能为教师和学校提供的新工具,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带来了新的学习、教学和服务方式,能够支持学生和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汉内莱·尼米(HanneleNiemi)认为,人工智能还使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扩展可用资源、支持有意义学习和开展协作学习三个方面。美国田纳西大学戚海蓉教授则梳理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图像分析和机器视觉方面的研究,包括人体身份识别、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等。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发展需要新机制
近几年,首都师范大学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发展,尝试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云桥学院,牵头的孙众副教授和团队尝试了一种师范生与在职教师协同发展的“互联网+新同学”机制,具体而言,是由高校导师团队设计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课程,师范生制作开发课程,并且在课程开设期间与在职教师开展全程陪伴式的互助共学,师范生为在职教师解答与技术应用有关的困惑,而在职教师可以为师范生在教学方面提供经验分享。经过几年的实践,云桥学院已服务于全国25个省份343所偏远农村学校,受益教师17000余人次。云桥学院团队针对教师们常提到的技术类高频问题,开发出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为参与学习的教师提供即时准确的解答,并且持续改进算法,使其成为更为智能的AI学习同伴。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施智平教授介绍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课堂行为分析——爱课系统,该研究在技术上运用了个体检测、人脸识别和骨架提取,能够获取教师和学生动作行为的统计结果,并根据注意力分析算法将捕捉到的行为进行分类,可以使教育学的量化分析方法更准确,给出更准确的教学指标,为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依据。
这场研讨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旨在搭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领域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交流平台,借鉴国内外该领域发展经验,促进教育变革与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为教师队伍培养中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9-06-24 孙众